家在浦口
2023/10/13
□浦口 / 王阿丽
不久前,因女儿工作调动,我和女儿一起迁居南京浦口,就这样融入到浦口人的生活中。
从此,离我家一华里的凤凰山公园成为我晨昏散步的首选。走进公园主入口,是一条平坦的梧桐大道,高贵典雅的法国梧桐行着注目礼,由粉、黄、蓝色三种颜色绘成的彩虹道,为公园平添了一份浪漫气息。沿着梧桐大道缓步前行几百米后,山道右边是江浦地标凤凰阁。凤凰阁建有三层,仿汉唐风格,登凤凰阁眺望,方圆几里风光尽收眼底。凤凰阁前广场上热闹非凡,伴着轻缓的乐声,打太极拳的、练剑的,个个神态专注,整套练习结束后,人们相互切磋技艺。
凤凰阁向西数百米,就是健身广场了,有单杠、双杠、拉力器之类的健身器材。通常情况下,老年人的活动占了大多数,只要天气晴好,我都会在健身器材上活动半小时,听听他们讲述江浦往事,聊聊家长里短。初到浦口的我并不能很好地听懂地道的江浦话,不过,在他们的欢声笑语中,觉得那是在聊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到了周末休息日时,这里,就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多数时候我在游完公园后,便会去离公园不远的凡星综合市场买菜。这是一个综合性室内市场,数百个摊位整齐划一,按照蔬菜、水果、水产、肉类、干果等划分成区,菜品码放整齐,环境干净卫生,进入菜场后,人间烟火气顷刻腾起。门口设置的微型消防站、消防应急柜以及配置的自动体外除颤器,更是给人们带来十足的安全感。
到这儿来买东西,真是一种享受。食材明码标价免除讨价还价口舌,优质菜品节约了挑菜择菜时间,快检室外的公平秤 “称”走了顾客的担心。每次买菜,我几乎总爱绕着菜场走一圈,听摊主吆喝,听居民询价,听案板上的剁肉声,看水池中鲜活的虾儿、张牙舞爪的螃蟹,还有温馨提醒的喇叭声和着穿梭而过的扫地车,让人体会到菜市场特有的烟火气和人情味。我常去买菜的一家摊位是一对年过六旬的夫妇经营的,老爷子负责根据顾客需要拿菜装袋子,手脚麻利,碰到带黄叶子的菜就会用心地摘去;老妇人称重算账速度很快,末了,还送点葱姜香菜什么的。老夫妻俩讲着一口字正腔圆的江浦话,久而久之,我竟可以用江浦话和他们交流买菜。
对像我这样一个喜欢到图书馆充电的人而言,小区对面就是浦口区图书馆,绝对是一件最为开心的事情。图书馆共两层,分少儿阅览借阅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报刊阅览室、公共电子阅览室、读者自修室等阅读区。馆内环境温馨,我最爱在报刊阅览室里冲浪,通常情况下,在该区域阅读的中老年人占大多数,每逢节假日或是休息日时,学生都会占去很多座位,去晚了只能站着阅读了。
我去得频繁,便认识了一对母女,母亲在南京城里工作,每到周日,她都会回到家,陪女儿到图书馆看书。这位母亲告诉我,她女儿过去非常害怕写作文,自从常常到图书馆阅读以来,女儿拿下作文这只“拦路虎”,她的作文曾多次在班上被老师当作范文来读。这位母亲说着这一切的时候,一脸骄傲。
家、公园、菜场、图书馆,组成了我四点一线的浦口日常。不久前,女儿带我到距家不远的响堂村游玩,邂逅田园诗意的景色。女儿说道,以后还会带我去附近许多景点转转,比如珍珠泉、水墨大埝、南京老山国家森林公园等等。这不,下个星期行程已排定,走进不老村,让我深层次感知浦口人的生活。
在浦口,享受如此快乐的幸福时光,禁不住感慨:家在浦口,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