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新江北报

2024年08月06日
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渔”“光”并举 龙袍绿水生金

2024/8/6

盛夏时节,走进位于龙袍街道的“渔光一体”基地,光伏板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显眼,从高空向下俯望,犹如一片片黑色的鳞片镶嵌在碧绿的养殖塘之上,在鳞次栉比的光伏板下,各种鱼类、大闸蟹正在悠哉地生长着。

依托龙袍街道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水产品养殖业资源丰富的优势,通力渔光一体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携手街道共同打造了“渔光一体”现代渔业产业园,园区占地2000亩,其中1000亩为水产养殖区,400亩为苗种孵化区,上层用于光伏发电,下层用于水产养殖,实现了苗种培育、养殖、销售全产业链的发展。

比起传统水产养殖,“渔光一体”好在哪里?通力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的光伏板采用倾斜角固定方式安装,可以达到最佳发电和遮光效果,遮光后水温下降,且避免了阳光直射,为大闸蟹和鱼类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有效避免了大闸蟹因为暴晒死亡,保证了产量的稳定。”

将光伏发电与现代渔业高效协同发展,通过渔业养殖和绿色发电融合发展,通力在提供清洁能源的同时,实现“渔、电、环保”三丰收。“我们的水产品十分受欢迎,销售情况喜人。”据了解,通力的水产品不仅受到了沃尔玛、永辉等品牌超市的喜爱,还供货给北京、天津、上海的直营店。

2023年,通力“渔光一体”龙袍片区依靠光伏发电,实现了1个亿的产值,大闸蟹的产量也达到了35万斤,销售额超1000万元。

“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相关负责人表示,通力的成功离不开龙袍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和村民的支持,为此,企业也积极吸纳周边村民入园发展,助力村民再就业、再创业,有效激活村企联建联农带农的致富效能,实现致富增收。“我们将土地无偿地交给农户使用,并提供苗种、配料以及技术支持,希望带领大家一起致富。”

“这200多亩是我投资养殖的,效益非常好,今年预计可以带来150万元的收入。”养殖户刘某指着养殖塘喜笑颜开。小小鱼池,筑牢农业经济发展底盘;产业融合,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如今,通力已携手十多户养殖户共同开展水产养殖,还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就近就业的机会,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根据我们母公司通威集团提出的目标,下一步,我们希望赋能升级‘渔光一体’基地,将其打造为集新渔业、新能源、新农村为一体的‘三新’产业园,并辐射周边的三产融合产业集群——‘渔光小镇’,与乡村振兴战略同频共振。”

来源:龙袍街道

上一条:打造文化产业新增长点 浦口微短剧“登攀”计划启动
下一条:没有了
分享到
分享文章分享

© 2022 新江北报
南京江风楚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33743号-1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118.195.242.119/Content/weixinlogo.png
新江北报
http://118.195.242.119/content/2024-08/06/007107.html
新江北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