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新江北报

2025年02月11日
民生
上一版 下一版

湖滨社区 “物社联动”擦亮居民幸福底色

2025/2/11

在城市脉络中,小区是居民生活的“最小半径”,而物业服务质量既是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又是“民生大事”。为了进一步优化小区服务管理,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建设,近年来,大厂街道湖滨社区不断深化网格化管理与物业服务的融合,不仅实现了社区管理和物业服务的无缝对接,更在提升居民满意度、增强社区凝聚力、推动社区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党建引领“方向明”

湖滨社区地处大厂街道最南端,辖区东临南钢三村,南与沿江、盘城接壤,西至新华西路,北靠杨新路,总面积3.5平方公里。“我们社区面积较大,片区有老旧小区、商业区,老年人占比高,管理难度大。”社区书记万开强介绍。

社区老旧小区占比高,居民对物业公司信任度低,物业费缴纳不积极,物业公司也十分“委屈”……如何打破这一僵局?湖滨社区依托大厂党建联席平台推进网格+物业融合治理探索,以党建引领凝聚社区治理合力,不断提升治理水平。

2020年以来,湖滨社区将物业公司深度融入基层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其协同配合作用,积极参与环境整治、基础设施维护、困难群体帮扶以及社区重点项目等各项事务。通过打造“红色物业”品牌,探索党建引领老旧小区物业服务的新模式,实现党建引领、物业服务和社区治理的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切实提升老旧小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网格物业“同步走”

做好基层管理的前提是摸清家底,只有“底清数明”才能实现精准管理。为了认真摸排辖区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研究每一户的基本诉求,湖滨社区协同物业公司,通过入户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为每一个家庭建立一套档案,整个小区建立一套系统的台账,为后续各项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我负责户数、人数,你负责房屋面积等数据。”每次摸排,社区网格员和物业公司的特派管家分工明确、配合默契,一个负责居民的具体情况,另一个负责房屋面积的核对记录。“除了摸排,我们平时处理居民诉求,都是一起‘下网格’,该物业负责的内容就找她(指物业特派管家),社区负责的内容就我处理。”湖滨社区网格员张小松表示。

同时,为了让小区居民花最少的钱获得更好的物业服务,湖滨社区建立星级小区评比制度,设置奖惩措施,并拨出一部分资金用于物业运营费用补贴,保障辖区物业服务企业正常运转。

民生难题“抢着办”

很多地方的物业和社区在“双向奔赴”的过程中,存在“各自为政”的情况,这对物业社区融合治理带来了阻碍。为了改善这一局面,湖滨社区定期召开协商议事会,倾听物业公司意见,对群众反映的民生问题进行认领,坚决杜绝推诿扯皮等现象发生。在社区的不断推动下,社区和网格的“共治理念”逐渐形成,居民的诉求从“催着干”到“抢着办”,一件件民生难题被轻松化解。

“我们要把这里打造成一个既方便又安全的非机动车停车区域。”“我们有一个初步的计划和方案,能够满足居民们的需求。”为了解决湖滨社区辖区内湖滨新寓非机动车停放场地存在不足的情况,社区联合责任物业开展协商会,社区和物业发挥各自资源优势,积极配合,对新建车库进行全方位规划。如今,990平方米的车库焕然一新,为了确保消防通道的畅通无阻,社区还特别新增了一处消防通道,并施划了1000余米的标识标线,让车辆停放和行驶更加有序。

居民养老“不出格”

社区是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的重要场景。去年以来,湖滨社区积极探索“物业+养老”这一服务新模式。在社区的大力支持下,物业公司成立了湖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作为公司的一个重要项目,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与社区的居家养老机构相互协同,共同致力于提升社区养老服务水平。

“该中心不仅得到了湖滨社区提供的支持,还配备了齐全的人员队伍。”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社区、物业还主动前往南京市其他社区学习先进经验,尽管服务的广度深度尚有待加强,但已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自实施“网格+物业”融合治理模式以来,湖滨社区的物业费收缴率从最初的40%大幅提升至94%,他们通过优质的服务和高效的管理,赢得了居民的信任和支持,为社区融合治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湖滨社区将继续深化这一模式,在街道推广网格+物业融合治理基础上,推动网格化管理与物业服务的深度融合,共创社区治理新篇章。

本报观察员 朱葛嫣然

上一条:胡苗:为百万蓝领找工作
下一条:江北新区检察院 “小波热线”解忧“薪”事
分享到
分享文章分享

© 2022 新江北报
南京江风楚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33743号-1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118.195.242.119/Content/weixinlogo.png
新江北报
http://118.195.242.119/content/2025-02/11/009153.html
新江北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