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新江北报

2025年07月25日
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三校接力,让爱与成长在棠邑延续

2025/7/25

7月20日,棠邑兴趣班的课堂上暖意涌动。由南京六合中等专业学校牵头,联合淮阴工学院、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开展的“博爱青春”志愿服务活动在此拉开帷幕。作为“雨花学子”的精神传承地,六合中专以“人道、博爱、奉献”为纽带,串联起一场跨越校园的爱心接力,让红十字精神在双向奔赴中不断延续。

课堂上,来自三校的志愿者们分工协作,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干货满满的防溺水安全课。他们手把手教孩子们制作简易抛绳瓶,演示“握住瓶身、对准目标、轻力抛出”的施救要领;围绕“如何判断水流”“怎样正确呼救”等细节,用生动案例讲解安全知识。家长们也忍不住加入学习,跟着志愿者练习岸上施救动作,课堂里的提问声、解答声、欢笑声交织成温暖的乐章。

另一角的手绘红十字环节同样热闹。志愿者们用孩子们能理解的语言,讲述红十字标识背后的意义:“这鲜红的十字,就像一双双伸出的援手,在需要时带来温暖。”稚嫩的笔尖下,一个个鲜红的十字逐渐成形,恰似六合中专“雨花学子”们播下的爱心种子,在棠邑的土地上悄悄扎根。

这场活动的背后,藏着六合中专与两所高校的特殊联结——淮阴工学院博爱青春团队负责人傅长远、江苏工院的郭璟妍,都是六合中专培养的优秀“雨花学子”。从当年在校园里接受爱心滋养的少年,到如今牵头组织志愿服务的“博爱使者”,他们的成长轨迹正是六合中专“博爱”教育的生动注脚。“在六合中专时,老师常说‘被温暖过的青春,要成为温暖别人的光’,现在我们正带着这句话践行初心。”傅长远望着孩子们认真的脸庞,话语里满是对母校教育的感恩。

作为活动的“精神源头”,六合中专红十字志愿者团队在协作中展现出极强的默契。他们不仅带来了系统化的安全知识,更将在校期间习得的红十字文化融入课堂:从讲解红十字青少年活动的温暖故事,到引导孩子们理解“人道、博爱、奉献”的内涵,每一个环节都透着六合中专“以德育人、以爱传情”的教育理念。

从六合中专校园里萌芽的博爱种子,到毕业生在高校里长成参天大树,再回到棠邑的课堂反哺社会,这场爱心接力清晰勾勒出“教育—成长—传承”的闭环。正如参与活动的六合中专老师所说:“看着‘雨花学子’从受助者成长为助人者,再带动更多青年加入,这正是六合中专‘博爱青春’教育的意义所在——让每一份善意都能生根发芽,让每一颗爱心都能接力传递。” 石佳敏

上一条:高校大门的“开”与“关”
下一条:六合区关工委 推进科技夏令营迈出新步伐
分享到
分享文章分享

© 2022 新江北报
南京江风楚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33743号-1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118.195.242.119/Content/weixinlogo.png
新江北报
http://118.195.242.119/content/2025-07/25/011113.html
新江北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