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新江北报

2025年07月29日
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大厂街道党建引领破难题 昔日烦心地,如今幸福园

2025/7/29

晚风轻拂,毕家洼90号新落成的口袋公园里欢声笑语荡漾。73岁的李大爷在崭新的健身器材上舒展筋骨,孩子们在彩色塑胶场地上追逐嬉戏,昏黄的光落在地上,和没褪尽的暮色叠在一起,让人觉得这日子既舒心又暖心。而这样的场景,对于以前常年居住在周洼新村社区的老百姓来说是不敢想的。

“痛点”变“焦点”

直面治理短板精准施策

“我们家距离这块荒地不到50米,这里又脏又臭,不是种菜就是杂物乱堆乱放,每次路过,都要掩住口鼻,尤其是风一吹,我们连窗户都不敢开!”大厂街道周洼新村社区副书记范瑞川在走访过程中,陆续收到群众反映这样的难题。

据悉,毕家洼90号棚户区新落成的口袋公园,曾因违建拆除后长期缺乏管护而沦为“城市疮疤”——500平方米的空地杂草丛生、垃圾杂物堆积,居民投诉不断。更深的痛点在于,整个区域长期缺乏公共休闲与健身空间,居民想要就近锻炼,必须走很远的路,极为不便。

民有所呼,必有所应。2024年7月,大厂街道与江北新区公建中心以市级“双结对、双促进”共建项目为纽带,将目光聚焦于此。通过深入实地调研和多场协商座谈会,精准梳理彻底清运垃圾、增设健身设施、开辟儿童活动区三大核心诉求,精心谋划环境提升蓝图。

拨开云雾见月明,终于,群众就近锻炼的愿望出现了曙光。

“社区、街道”协同发力

“幸福实景”背后是久久为功

群众的身边小事就是基层治理的头等大事。为保证工程质量,大厂街道坚持党建引领,进一步推进问题精准化、工作项目化、责任具体化,激发“小网格”蕴含的“大能量”。在建设过程中,不仅及时察民情、听民意、解民惑、纾民困,统筹各方资源、聚力攻坚克难,还对现场施工、场地安全等环节进行全程监督,促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与绿美生态建设同频共振。

其时已至,其势已成。2025年3月,大厂街道志愿者队伍深入棚户区与拆迁片区集中攻坚,清理垃圾杂物、铲除违规菜地,腾出公共空间800平方米;针对裸露黄土难题,播撒草籽绿化荒地400平方米。5月,施工队伍正式进场;至6月底,荒芜之地焕然新生——塑胶地面平整铺设,新增长椅、健身器材、分类垃圾桶与太阳能路灯有序分布,12棵树木成功移栽安家。

7月,大厂街道内位于毕家洼90号的口袋公园正式完工并对外开放,从此,周洼新村近500平方米脏乱荒地褪旧貌换新颜,成功融入全区市容市貌一体化,极大方便了周边1500名居民的日常生活。

“书记项目”释放效能

提升居民归属感

“曾经灰头土脸的荒地菜畦,变成今日推窗见绿、出门即景的口袋公园,感觉特别幸福,真要给街道和社区点个赞。”周洼新村社区居民水阿姨的喜悦溢于言表。

口袋公园的建成,不仅为毕家洼附近居民增添了锻炼休闲的新去处,更增强了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大厂街道党工委聚焦民生痛点,将毕家洼口袋公园作为大厂街道党工委今年的“书记项目”,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通过创新工作方法、提升服务水平、办好为民实事,街道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以小切口撬动基层服务大提升,加速推动“民生愿景”转化为“幸福实景”。

如今,从荒地披绿到街角焕新,大厂街道以党建为纽带,有效凝聚起治理合力。随着“党建红”与“生态绿”交织共融,一幅组织引领、党群同心的绿美社区新图景愈加清晰。未来,大厂街道将继续以“书记项目”为抓手,直面问题、创新机制、汇聚合力,为城市更新注入持续的温暖力量。

本报观察员 梁雅欣 图片由大厂街道提供

上一条:“您的骑手已接单”“您的骑手已取餐”“您的外卖已送达”…… 高温下的外卖小哥:汗水伴着“准时达”
下一条:没有了
分享到
分享文章分享

© 2022 新江北报
南京江风楚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33743号-1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118.195.242.119/Content/weixinlogo.png
新江北报
http://118.195.242.119/content/2025-07/29/011145.html
新江北报电子版